曾被稱為黑色部落,後因發現巨木群,成為重要觀光地點的司馬庫斯,因為長年交通不便,造就遺世獨立的部落和原始的山川景緻。前往欣賞美景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參加錦屏美人湯館的司馬庫斯遊程,專車接送、專人導覽,輕輕鬆鬆暢遊司馬庫斯。
位在新竹尖石鄉油羅溪畔原住民小錦屏村的錦屏美人湯館,打造22間精緻溫泉房,頂級的露天戶外溫泉區,是都市人遠離塵囂泡湯的最佳去處,這裡的泉質是擁有「美人湯」之稱的碳酸氫鈉泉,泉水無色無味,有助於肌膚的滋潤,附近景點如薰衣草森林、綠世界、鎮西堡、司馬庫斯、內灣休憩區、北埔老街等都是旅遊的絕佳去處。
錦屏美人湯館占地非常的廣,附近有一座連接錦屏村和梅花村的錦梅吊橋,奇石區裡的各個大石頭以不同的姿態妝點錦屏美人湯館,它們可是來自原古時代的海底,近距離可以看到石頭上的海底化石。
以鱘龍魚為食材製作成不同的美食是錦屏美人湯館的亮點,因應司馬庫斯行程更是推出薑母鴨鱘龍鍋、油封嫩鴨腿、麻油松阪豬、麻油百菇鍋等套餐,溫暖大家的胃。
前往司馬庫斯的路上,會經過一座陸橋,陸橋的兩旁是一幅幅雕刻著泰雅族故事的版畫,橋上則是矗立一座座泰雅族人的銅像,每一個浮雕畫與銅像都是一個故事,各自有各自的意義。
宇老是第一個休息站。只有幾家商店、派出所和電力公司的宇老,是尖石鄉前山和後山交會處,這裡的景館台可以看到玉峰村、秀巒村,天氣好時還可以看到泰雅族的聖山—大霸尖山。
泰崗部落是第二個休息站,這裡可是水蜜桃的故鄉,6到8月可以吃到甜蜜蜜的水蜜桃,9到10月是好吃的甜柿,11到1月是天山雪蓮,2到3月可以賞櫻,4月可賞桃花。
從錦屏大橋到泰崗部落沿途彎道相當多,坐在車裡各個搖頭晃腦,過了泰崗部落到司馬庫斯短短16公里,由於路面顛頗,開車得開一個小時,每個人就像跳跳虎般的上下跳動。
司馬庫斯是台灣最深山的原民部落,居民全為泰雅族,地名的由來,據說是為了紀念一位名為馬庫斯(Mangus)的祖先而命名,司馬庫斯(Smangus)則是對這位祖先的尊稱。
曾經像是桃花源般的司馬庫斯,1979年開始有電力供應,是台灣最晚電力輸送的地方,因而有「黑暗部落」之稱,此處亦是最晚有公路的地方,1995年對外道路開通前,部落極少與外界聯繫,只有上帝垂憐,因而被稱為「上帝的部落」。
經過4個多小時後,終於來到司馬庫斯巨木群登山口。司馬庫斯因發現巨木群聲名大噪,登山客或旅行者增加,而成為重要的觀光地點。登山口旁依山而建的可愛小木屋,是遊客住宿專用,頗有歐洲風情。
從巨木群登山口進入走一小段路到達巨木登山步道,才是起點喔!司馬庫斯神木群是泰雅族人循著夢境,經過許久的尋覓才發現的,以此發展觀光也改善族人的生活。
從登山口到神木群來回10公里的路程,得走4到5個小時,道路平緩,即便是陡坡也不會太陡,沿途林相變化相當豐富。進入巨木步道後,首先看到的是高聳的竹林,這些都是桂竹,代表的是泰雅族地盤,只要有泰雅族的地方就會看到桂竹,此外,桂竹過去也是泰雅族生活的必需品,像是用桂竹蓋的竹屋、穀倉、竹橋、是甚至引水灌溉的水管無不使用竹子。
這段碎石子路,狀似危險,卻是最佳的景觀點,可以看到藍天白雲下的群山層層疊起,以及被群山包圍的峽谷。
經過碎石子路後,眼前是一片櫻花林,這些從日本移植而來的櫻花樹,不適應當地的環境,結不出果子,成為觀賞用植物。
行走步道時,經常會聽到不同的鳥叫聲,相當悅耳。巨木登山步道沿途都有竹製的座椅供遊客休息,經過竹床後,扁柏和紅檜愈來愈多,遠遠還可以看到原始林相,巨木群也就不遠了。
來到司馬庫斯巨木群所在地,巨木是環狀分布,地上盡是盤根錯節,好原始啊!這些巨木是有生命的,所以不稱神木,稱巨木,乾估死亡才叫神木。
最大的老爺神木,樹種為紅檜,樹高約35公尺、樹圍約20.5公尺,形狀類似燭台且須20人左右才可將神木環抱,樹齡約2500年,泰雅族稱YaYa,YaYa是媽媽的意思,有孕育撫養之意,昔日部落遭日本人攻擊時,婦幼避身藏匿於此,故名之。
回到鎮西堡民宿,品嘗民宿主人準備的晚餐後,接著是迎賓與搗麻糬的活動,相當有趣。
鎮西堡,是泰雅族人稱第一道曙光最早照耀的聖地。這裡有一個花費族人多年心力以秀巒溪石與白色大理石構築而成的石砌教堂,黃頂與藍白色間雜的長方型建築物,牆上雕鏤著部落的代表圖騰與故事,是信仰寄託之處,也是山上寧謐自適的人文景緻。
新光國小可是新光部落的美麗小學,曾經是麥香紅茶的拍攝場景,森林裡擺放著黑板和座椅,能在大自然下上課是一種幸福。
回程的路上,不要錯過了到軍艦岩吊橋,眺望遠處的軍艦岩和岩石下的潺潺流水。
旅遊資訊:
錦屏美人湯館 (03)584-1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