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次因為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領客委會頒發的「客家專業事務獎章」而參觀六堆客家文化園區,認識六堆、客家伙房、客家堂號、客家惜字亭等,是此次活動額外的收穫。

IMG_5792.JPG

這個像客家油紙傘的建築在六堆客家文化園區有六頂,傘架是綠建築設計,有遮陽消暑的效果,傘架下分別規畫不同人文場域,遊客可以體驗多元的客家文化。

IMG_5796.JPG

IMG_5798.JPG

IMG_5824.JPG

我們參觀的是常設展–「行尞‧靓靓六堆」,牆上是客語的羅馬拼音。

IMG_5797.JPG

六堆分別是前堆、後堆、左堆、右堆、中堆、先鋒堆,早期是為了保衛家園而形成的組織,現在則是南部客家團結合作的象徵。展覽室透過空中俯瞰、橫幅介紹六堆的分布與由來。

IMG_5773.JPG

IMG_5802.JPG

IMG_5803.JPG

IMG_5804.JPG

IMG_5805.JPG

IMG_5807.JPG

客家盤花牆—高屏地區的六堆客家人,拜土地公或是廟宇神明都是用盤花來祭拜,花材的取得是自家栽種或是路邊隨手可得的花,而不是去花店買來的,象徵客家人克苦耐勞,勤儉持家的精神。

IMG_5806.JPG

六堆客家人因為協助清朝平定了朱一貴、林爽文事件,清朝皇帝特別賜頒「褒忠」及「懷忠」匾額,各地客家人因而將匾額貼在用來抵禦外族人侵的隘門上,以彰顯榮耀。常設展展示的是在六根村冬根路上的「佳冬褒忠門」。

IMG_5812.JPG

常設展的客家伙房、廟宇、墓地模型。

IMG_5821.JPG

IMG_5819.JPG

IMG_5820.JPG

IMG_5822.JPG

客家惜字亭—客家人惜字,寫過字的紙不能亂丟,必須放入惜字亭燒掉,燒掉後的灰,也不能亂丟、任人踩踏,必須丟入水裡,隨著水流送入大海,以示對文字的尊敬。

IMG_5815.JPG

客家的祖廳堂,客家人以敬家神為主,廟神為次,所以家裡的公廳只有祖宗牌位。

IMG_5817.JPG

IMG_5818.JPG

客家人的堂號,多數來自姓氏郡望或發祥地名,有些也用祖先德業為堂號;另外,把「堂」字放在正廳堂中央,是六堆客家伙房的一大特色。

IMG_5816.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CTOB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